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武漢生態投資集團黨委組織開展了“聽習總書記的話”主題征文比賽?;顒拥玫搅藦V大黨員干部職工的積極響應,共收到征文作品50余篇。
征文作品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感悟和體會,緊密結合新時代武漢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及個人學習工作實踐經歷,用筆墨抒發愛黨愛國的濃烈情懷,書寫英雄城市的壯闊篇章,體現了集團公司黨員干部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彰顯了黨員干部勇當“生態先鋒、城建鐵軍”的堅定決心。值此國慶佳節,我們將部分優秀征文陸續摘編,敬請關注。
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紅色基因(節選)
2016年,習總書記指出,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那時我剛上大三,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從小生長在中國,懵懵懂懂,并沒有體會到文化自信和祖國強大的聯系。懷著對真理的探索,對知識的渴望,同年我走出國門,踏上了一條異國他鄉的漫漫求學路。也正是這次求學讓我深刻認知了習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和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自豪?;貒?,作為一名文化傳播者,我從一雙雙渴望探索中國文化的眉眼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中華文明厚重的歷史感和蓬勃的生命力。從求索者到受益者,再到傳播者,我深刻領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必須世代傳承的文化根脈、文化基因,也是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深厚基礎。
——市政集團機施公司 張曉玥
強國有我 奮進復興(節選)
生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我,親身經歷了我國飛速發展、經濟騰飛的三十年。小的時候去一趟遠在光谷魯巷的姑媽家,要先在家門口乘坐擁擠不堪的68路車到武漢關,那趟車是那個年代最常見的手風琴公交,夏天擠出臭汗、冬天寒風刺骨、車況差、乘客多,乘車環境很不好,到了武漢關換乘輪渡過江,然后又換乘15路車,長途跋涉兩個多小時才能到姑媽家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長江二橋建成,四通八達的公交線路相繼開通,縮短了漢口到武昌的距離。
從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至今,大武漢已擁有12條軌道交通線路,與此同時,長江武漢段的一座座跨江大橋、過江隧道相繼通車,三鎮人民過江實現了“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美好愿景。
——市政集團橋梁公司 梅霖
武漢變美了(節選)
武漢的美,是她肉眼可見的發展之美,也是她城市治理、人文素質顯著提高之美,還有她的湖泊山川、環境提升之美。在武漢,我們能一直感受到武漢發展的溫度,就像一位母親,孕育著她那幸福而又自信的孩子。
我在光谷修過路,我在四新修過路,我在市區修過路,我在郊區修過路……現在的武漢,馬路干凈寬敞,高架橋一溜直達,地鐵滴滴嘟嘟,聲音清脆悅耳,而且很多路修得都很漂亮,一邊開車,一邊就能看風景。我和大家一樣,眼看著光谷的面貌日新月異,漢口的街道干凈整潔,漢陽的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武漢,是在用行動踐行“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武漢每天不一樣,已經成為我們習以為常、引以為傲的精神力量。
——市政集團道排公司 明智
生活里的新變化(節選)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在發生著新的變化。二、三十年前,家庭里的黑白電視機是值得炫耀的電器,一到夏天,各家各戶都會到大街口乘涼,因為當時的鐵電風扇很稀有。買布料都要憑 “布票”,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穿上新衣服,吃糧食需要“糧票”。
如今的武漢,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與過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展現著武漢的嶄新魅力:“武漢藍”印證著武漢空氣質量的提升,“百湖清”讓依水而建的武漢碧水保衛戰落地見效,“江城綠”讓家門口的綠意越來越來濃。“九省通衢”的武漢,三座特大型火車站、長江隧道、京廣線和在建京廣高速線,京珠、滬蓉高速也匯集于此,交通便捷。
——碧水集團長江公司 劉亞云
平凡的某一天(節選)
現在的我,早已從學校畢業,工作了一年。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我,在這一年中處理了太多以前從未面對、從未解決過的各式各樣的情況。唯有靠一種勤奮好學、虛心求教、不畏困難的認真態度,把崗位中每項工作的每個細節都處理妥善,不放松,不懈怠,亦不驕傲自滿。
我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話:“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2022年的某一天,是平凡的一天,和往常沒有什么不同。我依舊值守在個人的崗位上,用行動默默踐行家國理想,奉獻青春的激昂力量!
——生態設計院 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