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航空都市創立者卡薩達談中國航空經濟建設
發布時間:2016-04-17  點擊數:

  約翰·卡薩達,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國際航空城會議主席,“航空大都市概念模型”的創立者。

  什么是“軟環境”?

  “Soft environment”(軟環境)——究竟什么是“軟環境”呢?

  卡薩達先生分享了他的觀點:“我們不能將航空港區建設成一個只是擁有高新科技的產業區,除非你除了工作不需要其它的一切,包括綠色植物和娛樂設施。”

  卡薩達先生還說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世界上很多航空經濟區都缺少一種生機,缺乏高品質的生活,這會讓這里變成一個無聊的地方。“我不會想要生活在那樣的地方,所以對于鄭州航空港區來說,現在的挑戰是要將航空港建成現代的航空城市,而不只是一個產業區。”

  他認為要想留住優秀人才、留住高質量的企業、要想建設現代化的航空大都市,僅僅進行產業導入是不夠的,還應該做好軟環境建設,解決好產城融合的問題,比如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國際化的酒店服務、引進國際優秀人才、打造國際學校等等,創造一個充滿生活氣息且國際化的社區環境。

  中國航空港經濟區建設有泡沫嗎?

  卡薩達先生認為,現在有一大批航空城在中國興起,中國是世界上最為力推“航空大都市”模型的國家。最新的數據可能有60個航空港經濟區的規劃,但是實際上到底有沒有產生投資泡沫,要取決于規劃者是如何打造這個航空港經濟區的。

  “如果他們只是以此為契機,做一個大規模的、不假思索的房地產運動或者圈地運動,那么很可能會產生泡沫。但是如果按照航空大都市的發展思路去做的話,就不會。”

  卡薩達認為,打造航空經濟要緊緊圍繞機場基礎設施建設,而且是要結合當地的發展特色。更宏觀一點來講,打造航空經濟也是在織這樣一張網——有可能一個機場的下游就是另一個機場的上游,相互提供各自所需要的材料,這樣它們之間會產生一個很好的互動和促進。

  “航空經濟的發展現在處于一個騰飛的階段,在有清晰定位的情況下,別說六七十個,就是規劃一百多個的話也是有可能的。”卡薩達先生對航空經濟的發展充滿了希望。

  航空港區如何進行產業培育?

  卡薩達先生認為,航空港區產業發展的問題,尤其是航空制造業的發展要考慮幾個問題:一是要發展與航空直接相關的產業,比如飛機零部件制造、組裝等;二是要綜合考慮產品的空運成本,包括重量、體積和價值等因素;三要考慮產業鏈與需求鏈,這些產業也是共存共生的,比如與生物制藥的相關的是藥品包裝產業。

  基于以上幾方面的考慮,卡薩達指出,要大力培育新興產業、高精尖產業以及適合航空經濟發展的產業,比如航空制造、生物醫藥、IT產業、精密儀器新鮮花卉、高端食品等產業。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_中文字幕s级优女区_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_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